《攻壳机动队》中草薙素子的后人类身份困境

长期以来,科幻电影一直是一面镜子,反 映着人类的愿望、恐惧和哲学探索。在众多科 幻作品中,电影《攻壳机动队》以其对后人类 主义的深刻探索和对个体身份认同的深远影响 脱颖而出。通过后人类主义的视角, 电影深入 探讨了身份认同的复杂性,呈现了人类和科技 交汇的微妙画面。作为影片的主要角色之一, 草薙素子在其作为半机械化人类的独特身份所 引发的存在主义问题上苦苦挣扎。在一个人与 机器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的社会里,她发现 自己身处一个充满哲学难题和道德模糊的领域 中,她的旅程是对后人类主义更广泛主题的深 刻反思,是在科技时代思考身份认同的本质。
本文将探讨草薙素子的角色身份,探索 《攻壳机动队》中后人类身份的复杂性。通过 分析草薙素子的身体、意识和情感,揭示身份 认同危机的复杂性,阐明后人类主义对个体身 份认同的深远影响。通过这一探索,希望更深 入地剖析《攻壳机动队》的哲学基础,以及分 析后人类主义在当代社会中产生的广泛影响。
一、草薙素子的身体:机械与人类的融合
(一)身体特征
草薙素子作为《攻壳机动队》中的主要角 色之一,具有半机械化的身体特征,这一特征 是她在后人类社会中独特的标志之一。该特征 不仅为她的行为和性格塑造提供了基础,还对 她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根据电影的设定,在未来的科技时代,技 术已经高度发达,人可以将全身所有的设备都 更换为机器,草薙素子就是这样一个隶属于公安九课的全身义体人。她的身体构造融合了生 物学和机械学的最新技术。大脑和神经系统与 机械组件相连接,使得她具备了超越常人的智 能和反应速度。此外,她的身体还包括了一系 列的机械化零件,如人工器官、义肢和增强装 置等,使得她可以轻松地完成常人难以企及的 动作和任务。她的搭档巴特也一样,作为特种 部队退役士兵,也是一个全身义体人。
虽然草薙素子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义体" 强化,但是她的外观仍然保留了人类的特征,"" 在仔细观察下可以发现一些机械化的痕迹,如" 她的双眼常常散发着冷冰冰的蓝色光芒,她的" 手臂和脖颈处的连接部分也有机械装置的痕迹。 这种外观上的半机械化不仅让她在外貌上更具" 科幻感,也暗示了她的特殊身份。作为一个半" 机械化的人类,她常常面临着身体故障和损坏" 的风险。同时,她的身体构造也使得她在人类" 社会中常常被视为异类,与他人产生隔阂和距" 离,这种身份认同上的困扰也给她带来了内心" 的挣扎。
(二)身份认同
草薙素子的身体特征不仅是她的优势,也 是她的负担,她的机械构造、外观特征、功能增 强以及身体隐忧共同构成了她独特的身体形态, 这种身体特征不仅影响了她的个人生活和行为, 也让她成为一个充满复杂性和矛盾性的角色。
根据后人类主义的理论,身体不再是确定 个体身份的唯一因素,而是被认为是可塑的, 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改造和增强。草薙素子 的身体特征体现了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她的 身体既具有人类的生理构造,又融合了机械化的零件,这种双重性使得她难以明确地被归属 于人类还是机器。此外,草薙素子的身体改造 也呼应了后人类主义中技术与身体关系的讨 论。后人类主义强调技术对身体的重塑和增 强,认为技术可以改变个体的身体特征,从而 影响其身份认同。哲学家德勒兹(Deleuze)和 瓜塔 里(Guattari) 在《 千 高 原》(A Thousand Plateaus )一书中探讨了身体与技术的关系,认 为身体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实体,而是一种与其 他物质和力量不断交互作用的流动性过程。草 薙素子的身体改造正是技术对身体的介入和改 变的一个典型例证,她的身体既保留了人类的 生理构造,又融合了机械化的零件,使得她成 为一个具有双重属性的存在。
电影中,草薙素子依然保留着人类的情 感,她也渴望通过情感来感知和认知自己的身 份。这种对自身人性的探索和认知使得草薙素 子陷入了一种内心的矛盾和困惑中,她不断地 思考和探索自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她的 身体构造是否决定了她的人性,以及她是否还 具有自由意志和情感。
二、草薙素子的意识:虚拟与现实的交错
(一)自我意识的探索
后人类社会中,个体意识体现出复杂性和 多样性。作为一个半机械化人类,草薙素子的 自我意识不仅受到传统人类意识的影响,还受 到技术进步和虚拟现实的影响,这使得她的意 识表现出了一种复杂的多重性。
草薙素子作为《攻壳机动队》的主角,既 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又是一个在科技飞速发展 的时代中普遍的存在。她的特殊之处在于,她 作为一个高性能的义体人,在特殊安全机构工 作;她的普遍性则在于,她是一个在政府机构 工作的义体人。因此,在《攻壳机动队》1995 年剧场版动画中,草薙素子所提出的那些问题成为对于人性、自我、记忆等哲学思考中最为深 刻的部分。她所怀疑的,正是这种普遍性。当机 器与人再无分别时,人性本身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 1995 年剧场版《攻壳机动队》中,当她在渡 轮上发现另一个自己在河边的高楼玻璃里一闪而 过时,这个暗示是非常明显的:她怀疑自我作为 人类的独特性。正是因为草薙素子是那个时代中 境遇特殊而又普遍的人,她的这种怀疑才具有了 普遍性的力量:她可能是任何人。
(二)网络意识之间的互动
在《攻壳机动队》中,网络意识代表着一 个广阔而复杂的虚拟世界,它不仅是信息的汇 集地,也是个体意识的延伸和交流空间。草薙 素子通过与网络意识的互动,经历了一场身份 认同的深刻探索和挑战。在办案的过程中,草 薙素子常常被幻觉困扰,并开始渐渐怀疑自己 的身份,企图寻找自己的过去。随后她在与犯 罪首脑久世的网络意识互动中发现汉卡(Hanka Robotics)公司的阴谋,而久世和自己有着相似 的出生背景,都是反抗汉卡公司,被公司抓走 后由奥莱特博士进行义体化设计的人类。在与 网络意识的交流中,她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 解自己的身份和存在意义,还能够感受到自身 与他人和世界的联系, 草薙素子通过与之互动, 得以体验到了一种超越个体的存在感。
(三)意识的多重性与后人类主义的复杂性
后人类主义强调个体身份不再受限于传统 的人类身体和意识,而是涵盖了机械化、虚拟 化等多种形式,这种复杂性在草薙素子的意识 中得到了生动展现。
草薙素子作为一个半机械化人类,拥有人 类的生物意识和机械化的数字意识。人类的生 物意识涉及情感、欲望和道德等方面,而机械 化的数字意识则关乎信息处理、逻辑推理和数 据存储。在电影中,草薙素子常常体验到意识的分裂和对立,她既要面对人类的情感和道德 观,又要适应机械化的数据处理和信息存储。 这种双重性格使得草薙素子的意识变得复杂而 矛盾,反映了后人类社会对于个体意识多样性 的认同和接纳。
三、草薙素子的情感:人性与机械的交织
(一)草薙素子的情感和人性特征
在电影《攻壳机动队》中,草薙素子展 现了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和人性特征,这些特征 体现了她作为一个半机械化人类的独特身份认 同。她的情感和人性特征既与人类本质相符, 又受到机械化身体的影响,呈现出一种人性与 机械交织的状态。在电影中,她体现了对生命 和自由的珍视,对正义和道德的追求, 以及对 身边伙伴(比如她的搭档巴特)的关怀和情感 交流。周围的同事也对她的情感产生了影响。 例如,公安九课队员陀古萨问草薙素子为什么 网络之中有杂讯,草薙素子回应:大概是每个 月总有那么几天。以及在追逐逃犯的时候跟陀 古萨谈论为什么要招他这样一个没有做过改造 的人来九课,是因为“一个组织如果过于均质 就会导致思维的同一化,这很危险”,这些小 细节始终都在传递:草薙素子是“我们中的一 员”。这些情感特征使得草薙素子不仅是一个 机械化的存在,更是一个有着丰富情感内核的 人类个体。但是她的情感受到了她机械化身体 的制约和影响,她面临着与人类情感表达不一 致的挣扎。这种机械化身体对情感的影响,使 得草薙素子的情感体验呈现出一种特殊的交织 状态,既有人类的情感,又受到机械化身体的 制约。
(二)后人类社会对情感的理解
在电影《攻壳机动队》中,草薙素子作为一个半机械化人类,展现了一系列复杂的情感 体验,这些体验挑战了后人类社会对情感的传 统理解。在后人类社会中,情感往往被视为人 类特有的属性,而机械被认为是缺乏情感的, 人类与机械之间的情感交流通常被视为不可能 或者是一种幻想。然而,草薙素子作为一个半 机械化人类,她的情感体验却超越了这种二元 对立。尽管她的身体被部分机械化,但她依然 能够体验到复杂的情感, 如孤独、挣扎和渴望。 她与其他人类角色之间依然建立了深厚的情感 联系,表现出对友情、责任和人性的理解和追 求。这种情感交流挑战了后人类社会对人类与 机械之间情感联系的传统认知,为人们探索人 类与机械共生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电影《攻壳机动队》中草薙素 子的角色分析,深入探讨了她所面对的后人类 身份困境。草薙素子作为一个半机械化的人类, 在身体、意识和情感等方面体现出了后人类主 义的核心特征,并在不断的内心挣扎中探索着 自己的身份认同。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 为理解《攻壳机动队》中的后人类主义提供一 个独特的视角,同时也为后人类身份认同问题 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项目“新文科视域下昭通学院文学创作人才 培养途径与方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 号 :2022J0958。
[ 作者简介 ] 李晓红,女,彝族,云南玉溪人, 昭通学院人文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叙 事学。
猜你喜欢
机械化身份身体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1年4期)2021-04-20 03:56:27跟踪导练(三)(5)时代英语·高二(2017年4期)2017-08-11 11:55:11我de身体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6期)2017-06-07 23:38:11我们的身体大灰狼(2016年9期)2016-10-13 11:15:26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公民与法治(2016年22期)2016-05-17 04:20:31身体力“形”健康女性(2016年2期)2016-03-11 09:39:54互换身份小猕猴智力画刊(2015年4期)2015-04-28 08:29:07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今日教育(2014年1期)2014-04-16 08:55:32农业机械化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7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24
文学艺术周刊2024年3期
文学艺术周刊的其它文章艺术史编著的思考《乘风 2023》节目模式的蝶变从感性消费视角看韦斯·安德森电影广告的特点韩国原创音乐剧在中国实践路径探究音乐与认同:从《野狼 disco》探讨20 世纪 90 年代东北青年亚文化技艺结合:虚拟主持人个性化形象塑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