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自己印牌
自从1885年成立以来,USPCC有用过数种不同的纸原料。许多年来都建立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纸上(后称老厂),而后于2009年搬迁至肯塔基州的厄兰格(现在所说的新厂),于是先前的用纸不得不被弃用,比如TH Viper蝰蛇和Black Tiger黑老虎上的UV500,对紫外线/黑灯有反应。于是当你找到一些老厂的牌后,介于用纸的不同也就会有手感上的差异。
而自搬迁以来,有两种主要的用纸,就是标准单车纸以及赌场蜜蜂纸。然而,这几种用纸也有些许区别。赌场蜜蜂纸通常比标准单车纸略微厚且硬(因此通常更加耐用,例如在日常/赌场牌桌上)。
当然也有例外,在13年左右USPCC不再列出用纸的每平方米的质量数据,而两种主流的用纸赌场蜜蜂纸(厚且硬)和标准单车纸(轻薄)则主要以器械测量的厚度来进行分辨。
当然并不以一个数据为精准,通常都要去一个一定的误差值,而如此精细的两种用纸数据则不可避免的重叠,所以如果一副单车的纸张比一副蜜蜂要厚,也是正常的事件,反之亦然。当然通常来说,上手的手感以及测量的数据上,蜜蜂用纸会比单车用纸更加厚一点。
另外,现今的USPCC也推出了新的纸张压薄的选项,尤其是在纸牌花式的用牌上更加常见。严格意义上这并非是又一种原料纸张,而是在使用赌场蜜蜂纸张或标准单车纸张 进行印制过程中的又一个步骤,让成品纸牌更薄。
USPCC最大的客制牌客户Theory 11的副总裁Lyle Borders 是这么说的:“通常来说,USPCC只提供两种纸,压薄纸并非是一种纸,而是一个选项。”(用纸就像你吃盖浇饭/面,选面还是饭;压薄就是要不要加辣椒/香菜。)
对手感的影响?
不同的用纸各有各的特点,自然而然会有厚度,硬度,以及耐久度的区别。赌场蜜蜂纸张通常来说更高端一些,是USPCC能提供的目前最好的选择,更硬更厚。
比如Ellusionist公司的常规选择就是赌场蜜蜂纸张 (比如DM的赌王)。虽然开盒后会需要一定的把玩适应,但是其耐久也更好。
而压薄工艺的纸张,与字面意义上一样,是目前所提供的最薄的选项,而且通常新牌更滑,也更不耐用,然而重要的是,压薄之后的纸牌更软更弹。那么一些动作也就更容易,如拉牌,所以花式玩家更青睐压薄过的纸牌也就不足为奇。
当然,通常压薄过的纸牌也就不那么耐久,但是开盒后的手感也在广大玩家的印证下得到了证明。
NO.2 压制(Texture/Finish)
是个啥?
有时你会听到有人将纸牌的材质称为finish, 而这并非是印制过程中的finish 最后一步涂层,而是纸牌表面以及抚摸上去的质感。
比如,Aviator飞机头就是光面压制(Smooth Finish)的代表(有时也被称为象牙压制(Ivory Finish),如富尔顿赌场系列中的几副)。
当然,绝大多数USPCC的纸牌(单车,TH等等)都用的是布纹压制(Embossed Finish)。布纹压制即为在纸的表面压印上小孔,来减少把玩过程中的摩擦力,有时也会被称为空气凹槽压制(Air-Cushion Finish)。
在老一些的牌里,压出纸牌表面的布纹凹槽的方法是在最后的步骤里,在涂层的同时用布辊(gun 三声)轮压印上去,而如今,则是由金属辊轮压印上去。
很多曾今存在过的质感工艺的名字也得以保留,如Linen(种马),Cambric(蜜蜂),Linoid(Tally-Ho),这些名称得于曾今不同布料(linen,cambric)的辊轮用于压印纸牌,而如今也都不再使用了。
标准化工艺以及精算成本也就让USPCC直接用压印机直接将纹路印入纸张,因此节省了更换不同辊轮的开支。然而这也会导致一些问题。
现如今虽然在不同的纸牌上写着不同的词语,实际上是一种东西。比如,单车的空气凹槽压制(Air-Cushion),TH的Linoid 压制,或者是蜜蜂的细棉布压制(Cambric),都是一样的了。
更复杂的是,USPCC的法务部门制定了一个奇怪的决定,命名了所有的单车品牌的纸牌都是空气凹槽质感Air-CushionFinish,无论实际上是或否!
现如今的压制名称也不过是旧时的遗留,而且不同于曾今的先涂层后压印的过程,现在的是直接由金属辊轮将布纹凹槽印入纸张,所以对于所有的USPCC纸牌来说,只要不是光面/象牙压制(Smooth/Ivory),也都毫无二致了。
对手感的影响?
布纹凹槽的存在和深度对于手感的影响极大。一张布纹质感的牌通常会在你使用时给回更多的反馈,而同样纸张选用光面的牌则不,于是布纹的牌也就相对会更软一些。
现在的布纹压印工艺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会在涂层前直接将纹路凹槽印入纸张,也就改变,弱化了纸的本身结构。
更重要的是,一副布纹的纸牌通常会有更均匀的反馈。通常便宜的纸牌会使用光面质感,而在手感和顺滑度上也就更不均匀(更容易结块)。
而大部分USPCC的牌都是运用空气凹槽质感(Air-Cushion)压印的,凹槽的影响理论上与高尔夫球相似:当有凹槽时候,其中的空气减少了风阻,也就能滑落/飞的更远。而纸的表面上均匀的凹槽纹路能更加顺滑也就出于相似的缘由了。
所以,此类的牌也能在绸缎展,开扇等动作上更有优势,而通常,USPCC生产的客制纸牌也都会有相似的凹槽纹路,手感也就都大同小异了。
NO. 3 涂层(Coating)
是个啥?
涂层指的是在印制过程最后上在纸牌上的那一层(保护)。USPCC通常以此来保证纸牌的成色和耐久,这涂层也能有效避免纸张的永恒敌人—潮湿。理论上来说,一家牌厂的涂层配方应该是持续均衡的,不然纸牌无法在做展牌时均匀的分散,或者过于滑溜导致难以上手。通常这个涂层都会被冠名‘性能涂层’或者‘魔力涂层’。而两种现有的主要的涂层,一是‘魔力涂层Magic Finish,而是更针对大批量生产的‘标准涂层Standard Finish’,后者一般都不那么滑溜。
对手感的影响?
如果一点涂层都没有的话,纸牌无法做到如此的顺滑以及持续的手感,而开扇与展牌也就无法那么轻易做到。
USPCC的常规小量客制牌使用的涂层是魔力涂层Magic Finish,于2011年左右开发出。通常稍微更滑溜一些。
在不同的品牌纸牌上则以不同的形式而命名,E公司称其为性能涂层Performance Coating,也是USPCC最开始试验阶段的命名,大部分E公司的纸牌也是选用了这种涂层。魔术师一般更倾向于这种涂层,而他人则会觉得其过于滑溜,而且气味耐久且独特。
而不那么刺溜的‘标准涂层’则是针对于15000副以上的大批量纸牌,可以使用大卷纸滚轮印刷的订单使用的。所以绝大多数少量的客制牌,都会选用魔力涂层,手感也就没有区别了。
另一个涂层的特性,也就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使用的频率,会逐渐耗完。尤其是USPCC的牌,慢慢地,不再会像从前那样持续的顺滑,当然牌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有些牌的涂层则会保持更久。
NO. 4 切边(Cut)
是个啥?
切边则指代的是纸牌边缘的切角朝向。印制过程中,一副牌都是先印刷在一整张纸上(Uncut),然后由机器一张张切出;而切边的方向不同,则会在牌边切出一个看不见但是存在的小斜边。
而传统切边(Traditional cut)是牌是由正面往背面切,摩登切边(modern cut)则是背面往正面切。因此也被分别称为面切和背切。
USPCC自80年代起更换了切边方式,而摩登切边是如今的常规选项,除非是有特殊要求的订单。原因则是传统切边的话,在放入模具前需要翻转过来,虽然微小,但当是几十万副的订单的时候,每翻转一次造成的效率上的滞后是无法比拟的,所以如今额外要求传统切边会更贵一些。
对手感的影响?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切边的区别可以忽略不计,毕竟真正被影响到的人大多都在做一些高端洗牌或者赌博手法,说实话,大部分普通人根本没法意识到任何区别。
切边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如做完美洗时。而传统切边更会被青睐,因为这样刚刚打开的全新的牌就可以牌背面朝上/朝向主要手心进行完美洗。
相比之下,摩登切边需要牌面朝上/主要手心,如果要做牌背朝手心的完美洗的话则会需要一段时间的盘玩。而大多赌场牌则会是传统切边,也是这种原因。不过,既然大部分人对于完美洗牌没有要求,那么切边的方向也就不再重要了。
(这里我补充一下,除了纸牌朝向问题,还有完美洗方向问题,这一点原作者没有考虑到。实际上现在多数花切玩家是按照V组完美洗教学的方式来进行完美洗牌的,所以实际上摩登切边更适合花切爱好者们,和作者所说相反。)
总结时间
所以现在了解了这些纸牌印制过程中的因素,对于手感的印象,这些各个细节对你真的那么至关重要么?其实不然,毕竟大部分时候USPCC都还是比较发挥稳定的。
如果是一副正常出厂的USPCC纸牌,那么其手感表现与一副正常的单车背纸牌不会有太大出入,除非是一副光面质感或者压薄的牌,手感会明显不一样。
部分人会发誓一副牌的手感比啥都好,当然细节有待讨论。事实上,大部分USPCC的牌都是相似质量的,看起来,摸起来,盘起来都极度相似,当然细微差别是肯定的。
大多人所坚持的差别可能更多和品牌有关,以及每一批用纸的差别。尤其是大部分USPCC印制的客制牌都是布纹纹路加上魔力涂层,所以可能用纸是差别最大的点了,比如有压薄纸张的牌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当然,更多时候,大伙儿对于标准单车和标准蜜蜂的差别都没那么敏感。
关于本文信息
原作者:桌游迷论坛 评论家 EndersGame
(个人空间 https://www.boardgamegeek.com/user/EndersGame)
英文原文:https://playingcarddecks.com/blogs/all-in/factors-that-affect-the-handling-of-a-deck
译者:国内花切爱好者橙咩
本文已获得原作者授权翻译。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