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员工:内转到一个都是博士和专家的部门,最近也没有招新人,会有坑吗?本科,技术方向比较喜欢
来源:编程网事
大家好,我就是那个在B站讲算法的「华南溜达虎」。
在大厂混久了,你会发现职场上没有纯粹的机会,也没有绝对的坑。
今天看到一位华为员工发帖说:内转到一个都是博士和专家的部门,最近也没有招新人,会有坑吗?本科,技术方向比较喜欢。
这是个很典型场景,看似光鲜的机会背后,往往藏着让人头疼的挑战;而表面上的“坑”,熬过去可能就是别人羡慕的资本。机会和坑总是捆绑出现,想抓住前者,就得有勇气面对后者。
内转到精英云集的部门,乍看是镀金的好机会:大佬环绕、技术前沿、平台高端,听起来前途无量。但现实往往没那么美好。博士和专家们早已在部门站稳脚跟,核心项目、关键资源都已被瓜分。
作为新人,尤其是本科背景的你,很难一上来就拿到重头任务。没有核心任务,产出自然有限,年底绩效考核时,排名靠后几乎是必然的。领导一句“先适应环境”,轻描淡写,却可能意味着你的绩效得垫底。这种“新人代价”是坑的显形——你得为进入这个高门槛部门付出短期牺牲。
但坑的另一面就是机会。你喜欢技术方向,而这个部门全是顶尖人才,相当于给你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场。博士和专家们不是你的竞争对手,而是潜在的导师和资源库。只要你放低姿态,不急于表现,就能从他们的经验中汲取养分。
短期内,你可能得承担低绩效的压力,但长期看,你在技术深度和人脉上的收获,可能是其他部门难以比拟的。
职场最忌讳的是既想进精英团队,又怕当“分母”。这种天真的想法注定会碰壁。机会从来不是白捡的,进入高门槛部门,本身就意味着你要先趟过“坑”。
关键在于心态和策略:别急着和专家硬碰硬,也别因为低绩效就玻璃心。主动争取能做的任务,哪怕是边缘性的,也要做到极致;帮同事分担小活,换取熟悉项目的机会。慢慢地,你会从“背锅新人”变成“靠谱队友”。当大家认可你的态度和潜力,核心任务自然会向你倾斜。
熬过初期的阵痛,你会发现,这个部门的“坑”其实是通往机会的必经之路。能在一个高手如云的环境中坚持下来,学到真本事,攒下人脉,你的职业筹码会远超他人。
职场的真相是:坑和机会从来不分家。怕吃苦,只盯着风险,你就永远抓不住真正的红利。调整心态,沉住气用情商和努力铺路,那个本科背景的你,迟早能在专家堆里站稳脚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