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365官网亚洲版
首 页 局馆介绍 业务指导 政策法规 档案百科 济源文化 政府信息公开 咨询服务
站内搜索

女娲造人补天

发布时间: 2015-08-06  ?信息来源:济源市档案局

  女娲是中华民族共同人文始祖,女娲文化是中华民族史前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说中女娲的事迹主要是抟土造人和炼石补天。关于女娲最早较为详细的文字记载,是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的《淮南子》东汉泰山太守应劭著《风俗通义》(后人多引作《风俗通》)。 

  《淮南子·览冥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关于女娲抟土造人和炼石补天,在济源邵原一带有着广泛的传说。 

  在邵原西北紧靠西边天(山名)有一座山叫黑龙山,南北走向,连绵起伏直达黄河沿。西北山峦中有一平缓的垭口,当地人称娘娘腰,这里有座娘娘庙(女娲庙)。娘娘腰向南数里地有一座突起的山头,可以南观黄河,叫梳妆楼。山顶一块很大的石头上有一个硕大的篦梳印,传说这与娘娘造人有关。天地初分,女娲娘娘从西边天下来,在娘娘腰歇息,并在南边的梳妆楼以河为镜,梳洗打扮。不经意中,看见河中照出的影子,就产生了照样捏像的念想。她走到黄河岸边,用土掺和河水,照着自己的影子揉捏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小东西,不小心掉到地上,赶忙一抓,抓掉了尾巴,谁知小东西一粘黄土,竟活蹦乱跳了起来,女娲在欢喜之中,就一个一个不停的揉捏,为辨阴阳,分为男女。后来就有了婚丧嫁娶,繁衍后代。这样揉来捏去,过于劳累,就用藤条抖甩黄泥,没想到泥点子落到地上,竟然变成了活蹦乱跳的小人。女娲亲手抟造的小人聪明富贵,用藤条抽出的小人平凡贫穷,这样就有了富贵贫穷。 

  在邵原东北待落岭的四空山上,有一处岩壁,其上凹凸不平的岩石,活像无数个光屁股娃娃,或立或站,全部面壁而卧,当地人叫它“娃娃崖”。据说,女娲抟黄土造人时用藤条甩黄泥,用力过猛,一下子把黄泥甩到四空山的岩壁上,沾不到黄土灵气,就变成了这群不会动的“石娃娃”。 

  女娲抟土造人之后,许多年平静无事,人类自由自在地劳动生活着。不料有一年,一场灾难陡然降临人间,支撑着天地的东、南、西、北的天柱断裂了。天柱峰倒地, 昆仑山变得不周正了,就成了“不周山”,那被共工用头顶倒的峰顶更名为“头顶”(斗顶)。天柱峰乃是“西边天”撑天的柱子,天柱一倒,大地倾斜,天空的日月星辰站不住脚,不由自主地向西移动,银河水泄漏下来,大雨倾盆。大地的东南部下沉,大川小河日夜不停地向东南方奔流。 

  洪水吞没了房屋和人畜,山林燃起了熊熊大火,不断蔓延,毒蛇猛兽也纷纷出来伤害人类。黑龙山上那条残暴的黑龙,乘机兴风作浪,吞食人畜。到处一片可怕凄凉景 象,人类难已生存下去。女娲看着她所创造的人类遭遇如此巨大的苦难,痛心极了。她决心补天修地,止水灭火,惩处凶禽恶兽,把人类从濒临死亡的绝境中拯救出来。 

  女娲从白水、赤水、黑水河(均为地名)里捡来石头,又从山上砍来柴草,在银河畔炼“五色石”,在凤凰台上进行补天。 

  女娲为使补好的天不再裂开,让倾斜的大地更加稳固,又砍去东海巨鳌四足,为大地立了四极,留下来不会动的巨鳌就成了鳌背山。鳌背山在邵原东北,海拔1929米,有“济源屋脊”之称,此山无论从那个方向看,都好像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海龟。 

  女娲从黑龙盘踞的“不周山”(也叫黑龙山)一直追到圣王坪(地名),终于斩了黑龙。 

  女娲将大地上的芦苇集中起来烧成灰堵塞洪水,火光下的芦灰化成一座“锁泉岭”(地名)。芦灰有很强的吸水能力,地上的水很快就被吸尽了。经过女娲的抢救,大地又恢复了平静,人类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在邵原一带,广泛分布的女娲抟土造人和炼石补天传说故事的原形物,如抟土造人的黄土、黄河、娃娃崖,炼石补天的银河峡、五色石、鏊背山、凤凰台、锁泉岭等,规模宏大,互为关联,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杨择令到邵原一带考察后说:“女娲故事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大都可在邵原找出它的契合点。这些契合点,是系统的而不是零碎的,是全面的而不是个别的,是有内在联系的而不是想象的。因此完全可以说,女娲神话的原创地是在王屋山西面和太行山、中条山南面的古邵州地区。”“邵原神话的神秘性、神奇 性不仅在于神话本身,而且更主要的是在神话的编织源。可以说,女娲神话的原创地是在王屋山以西、中条山以南的邵原地区,远古时代的邵原先民是女娲神话的创编者。” 

  台湾学者金荣华到邵原考察后,十分感慨地说:“以前我以为五色石是五种颜色的石头,想不到这里的五色石是一石五色,且大、奇、多,这才真是女娲补天石,这里才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 

  2006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济源市邵原镇为“中国女娲神话之乡”。 



主办:济源市档案局版权所有 禁止私自转载
地址:济源市第二行政区10号楼 地图 豫ICP备13023607号